技艺丨如何制做一个茶筅(xiǎn)
茶筅是古时烹茶时的一种调茶工具,类似现代汤匙之作用。茶筅以竹做成,是宋代中国茶艺“ 点茶”中必备的茶具。后传入日本,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茶道,用以调搅粉末茶。点茶师先用一茶勺,将粉末茶盛入建盏,冲入沸水,用茶筅快速击拂,使之产生沫浡。
制作过程,图文详解
▲片竹
取一定长度带有竹节的竹筒,其长度根据流派以及用途的不同各异。用小刀将竹筒的一端片成 60本~240本的细条。
▲皮肌与身分离
用手工刀将「皮肌」与「身」分离,然后去除内部的「身」部分。
▲小割
将一片竹片进行大小交互的分割。
▲浸泡
将竹筒有穗的那部分泡于温水中一段时间,使其具有一定的柔软度。
▲味削
之所以这步称之为「味削」,是因为此削竹穗工艺的好坏,将极大影响制茶的效果。
从穗内侧的根部向端部方向进行削薄处理。
削好后的穗将更加的轻薄。
▲端部圆化
用工具将穗的一段进行圆化处理,使每个穗都具有相同的幅度。
▲去除端面
对每根穗的左右两个尖端面进行切削处理,使其更加的轻薄以及缓和。
▲编制
将之前分割出来大小不一样的穗进行内外分离,将细小的穗置于中心,略粗的穗置于外部。通过用线编制,固定其内外之分。
最后再做细微地调整,一个茶筅就算完成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