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宋鹧鸪斑建盏的工艺基础
在论证了宋代鹤鸽斑建盏的存在以后, 建阳池中窑址中又出土了宋代供御的白点鹧鸪斑建盏残片。
建阳大路后门窑址的正式发掘,出土了宋代黄点鹧鸪斑建盏。
宋供御鹧鸪斑残片已经过详细的外观,工艺基础览别以及化学和结构研究。这些结果和展现使鹧鸪斑建盏的真相大白, 随后的重要任务无疑是鹧鸪斑建盏的如何重新制造。
1.两部古籍中的重要记录
最早提到鹤鸽斑(今称鹧鸪)建盏的记载是《清异录》。陶谷在公元965 一970年间写的这本书中写到:“ 闽中造盏, 花纹鹤鸽斑点, 试茶家珍之。因展蜀画鹤鸽于书馆。江南黄是甫见之日: 鹤鸽亦数种, 此锦地鸥也。顺便说一下,朱淡在他的《陶说》一书中节引时写到: “ … …闽中造茶盏… … ” 多加了一个“ 茶” 字, 随后那些没有参看原语文的作者都据此写为“ 闽中造茶盏” 了。
仔细研究这段文字可知, 其信息量密集,大有名堂。他说明陶谷深知带类似鹤鸽斑点花纹的建盏在当时已经很珍贵, 不用说陶谷也是“ 珍之” 的。为了把它和真正的鹧鸪鸟的花纹对比, 特别找到了一幅画有鹧鸪鸟的后蜀国画的画( 可惜当时摄影术还远未发明)挂在书馆以便随时比较对照。为什么要蜀画呢?因为宫廷画院在历史上首次创立是在五代。南唐李氏的宫廷画家以山水画驰名, 而后蜀孟袒的宫廷画家则以花鸟画名振当时。最好的花鸟画家为黄荃和徐熙。历史上有“ 徐、黄异体” 、“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之说。黄长期生活于皇家画院近50年, 善画鸟雀, 尤以画鹤享盛名。因长期在宫苑, 熟见各种珍禽, 故其画笔触细腻, 功底之精, 几不见笔迹。徐熙为江南处士, 对野禽特别熟悉, 自成一派。因此, 后蜀的许多画师都以花鸟画扬名。那么,谁挂蜀画于书馆呢? 当然是陶谷。因为挂的是后蜀画家画得非常逼真的鹧鸪鸟, 显然与江南的鹧鸪很相像。但来客江南人黄是甫更是行家, 他能够分辨出画中的那只鹧鸪属锦地鸥一类。
由此可知, 为五代至宋初的士大夫们所珍爱的鹧鸪斑建盏, 其斑点花纹与鹧鸪鸟的黑底白斑点花纹雷同。现在残片已在窑址出土, 应该说问题得到了园满的解决。
另一部有建盏记载的重要著述是南宋时的《方舆胜览》它罕为人所引用, 故有必要把有关兔毫盏的一段全文引出如下:
兔毫盏: 出建宁之水吉。黄鲁直诗曰: “ 建安瓷碗鹤鸽斑” 。又君漠茶录“ 建安所造黑盏纹如兔毫” 。然毫色异者土人谓之毫变盏, 其价甚高, 且艰得之。
请注意! 在仅有56个字的记载中就提到建盏的三个品种, 即: 鹤鸽斑盏, 兔毫盏以及毫色异的毫变盏, 后者是贵重而难得的!吁烯! 我们综览古今中外有关建盏和天目的论著, 从未见到“ 毫变盏” 一词或提及其品种, 但南宋祝穆在这本书中早已提到了, 并且是建阳水吉窑址及附近的许多老百姓这样叫它的, 是和鹧鸪斑盏同样珍贵的品种。要知道该书作者也是建阳人也。
据此可知, 宋时建窑已有珍贵的“ 毫变盏” , 它与同时代成书的《大宋宣和遗事》所提到的皇帝赐茶用的“ 异毫盏” 是否为同一品种呢?毫变盏的定义很明确, 即毫色有变异的建盏是也。它与日本现藏的三只国宝耀变天目建盏中毫色变异的情况是否也一样呢?
毫变盏这段记载从未有人引用过。朱琰在1774年于《陶说》中节引此段时不仅不用它, 而且把鹧鸪斑和兔毫盏等同起来, 造成了二百多年的疑案, 直至今天才得到解决。
根据池中出土的白色斑点的鹧鸪斑建盏残片的详细研究结果可知, 利用建窑的黑盏或兔毫盏蘸白釉点出白斑可以烧制白点鹧鸪斑建盏。这种工艺似乎是建窑所独有。由于烧成温度很高(1300一1350℃ ), 故工艺的关键之一是白斑釉的成釉温度要比黑底釉略高。至于直接在窑中自然形成鹅鸽斑建盏例如东京静嘉堂和华盛顿Freer美术馆分别藏有的那种, 其工艺尚待研究。
十多年前作者曾在杭州凤凰山地藏殿后南宋宫庭遗址处发现了一块黑棕色底釉黑色斑点的鹧鸪斑盏残片。胎灰黑、细腻、坚致、不聚釉, 内外都有黑斑; 不知是何窑所出。在外观上亦难判定它由何种工艺制成的。
总之, 鹧鸪斑建盏的再现是件大事, 其结果可以为国际茶道的爱好者们提供五代时就己为茶家珍爱的、现在能够再度出现的鹧鸪斑建盏, 又能够为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提供一种既古老又年青的新品种。
2.从出土残片来看鹧鸪斑建盏的工艺
从大路后门窑发掘出土的鹧鸪斑残片看, 这类鹧鸪盏的工艺过程是比较简单的。在施黑釉的基础上以笔蘸高铁含量的泥浆点成斑点, 入窑烧成后成为带黄色或铁锈色斑的鹧鸪斑盏。可在施釉后的生坯上点上斑点一次烧成, 也可以二次烧成。这种生产黄点鹧鸪斑工艺不是建窑所独有的。
3.再现所采用的工艺要旨
我国华北、西北在历史上一直是生产黑釉陶瓷的地区。釉料十分简单, 仅利用当地出产的黄土制成釉浆, 施釉烧成后即得黑釉盏。因此收集了北方数地有代表性的黄土作试验用的釉料。这类黄土的一个特点是其中含有珊瑚残骸, 其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到釉中CaO的含量。另外, 还利用一些工厂现成的白釉作白斑所用的釉料。至于黄斑则可以利用成分不同的含Fe2O3。釉浆作试验。
实验结果见表1, 釉料的化学组成见表2 , 实验的工艺条件为: (l) 烧成温度1310℃; (2) 烧成窑炉为煤烧马蹄窑; (3) 烧成气氛为弱氧化气氛。(4) 手工点斑; (5) 拉坯制坯; (6) 坯泥为铜川市耀州窑博物馆复制厂现用坯泥。
鹧鸪斑盏实验结果( 使用北方原料)
编号黑釉料白( 黄) 斑釉料特点斑点效果
1 陈炉黄土釉山西临县黄土釉褐黑色, 成熟温度较低流散的浅棕白斑
2 陈炉黄土釉陕西耀州白釉成熟温度较高流散较大的棕黄白斑
3 陈炉黄土釉陕西陈炉白釉成熟温度较低不完整白斑
4 复制厂黑釉山西临县黄土釉黑色, 成熟温度较低流散的较大的褐斑
5 复制厂黑釉陕西耀州白釉成熟温度较低流散较大的褐斑
6 复制厂黑釉陕西陈炉白釉成熟温度较低流散较大的浅灰黄斑.
注: 表中编号与试样碗底编号一致。
图 鹧鸪斑黑釉及白斑釉的化学组成(采用北方原料)
经过多次实验, 可以得到斑点美丽的黄点或白点的鹧鸪斑盏,由于黑底釉和白釉的半球点和流动点( F、P ) 的不同,两种釉料适当组合可以制得一系列带有花纹的鹧鸪斑盏。
再现建盏, 最好采用福建使用的胎、釉原料。蒙南平市陶瓷研究所慷慨提供该所生产的兔毫盏的胎、釉料及素坯, 以此为基础, 根据分相釉系统研究的结果,使用我们多次工艺实验、筛选的几种白釉作为白斑用料, 进行了白点鹧鸪斑建盏的试验研究。
采用的工艺条件是: (l) 素坯的素烧温度约为800-900℃ 。(2) 采用一次浸内外釉。(3) 釉浆比重约1.60。(4) 采用两此烧成; 第一次于1340℃ 成黑瓷, 在其上手工点白斑,于1260℃ 第二次烧成。
经适当调整各种工艺参数, 可以成功地制得和再可白点鹧鸪斑建盏。
小编温馨提示:各位盏友茶客也可添加小编微信:jianzhan8080 ,你的留言,我们自会当做沸语,添煮于茶汤之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