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油滴赏析

建窑油滴釉属于铁系结晶釉,特征是铁氧化物在黑釉表面析晶后,形成的斑点状花纹,类似水面上漂浮的油珠,故称之为“油滴”。油滴是建窑建盏诸多品类中较为名贵的品种,它的形成机理是铁元素在高温下溢出釉面并三五相遇,拼合成团。

《君台观左右账记》里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这样的“定价”其实可以看出,油滴的烧成条件比兔毫更为苛刻。如果窑温控制不好:偏低, 难以形成点状斑纹;偏高, 斑点又容易流成条形。所以宋代油滴盏的传世品、出土品都很少,完整器更是鲜见。

建盏油滴赏析

蔡炳盛华北油滴 盏内

建窑油滴的形成机理可以概括为浮萍机理。当窑温烧到1300度左右时,由于窑温高、釉水粘度小,Fe2O3(氧化铁)分解产生的小气泡直接析出釉面,由小气泡富集到的铁氧化物易浮在釉层表面,形成与釉主体相不同的液相小滴。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液相小滴越来越多,就象漂浮在水面上的青萍,它们随机而遇,三五成群,拼合成一个个大小不同的包裹团,包裹团越大,其中的液相小滴也越多,但这些液相小滴仅仅挨在一起,没有熔为一体,就象一叶叶青萍靠在一起,当温度下降时,窑中环境条件适合包裹团中的铁氧化物析晶时,便形成建窑油滴。

建盏油滴赏析

蔡炳盛华北油滴 斜

建窑油滴使用含铁量高达5-10%左右的黑坯,尽管坯中含有较粗颗粒石英,但坯体仍经受不住1300摄氏度之上高温,产品极易变形或起泡,现代有些人使用白坯,虽然不易产生缺陷,但斑点效果不佳。

建盏中有些坯的外观呈褐色,是由于窑中后期氧化所致,坯内部还是黑的。

建盏油滴赏析

蔡炳盛华北油滴 展示

如若总结下上品油滴需要满足的条件,咱们可以从以下3点来分析:

1、油滴斑纹大小不一,且清晰可见的为佳,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且饱满的为佳。简单说,可以观察油滴是否能保持卵状而不变形,盏内外油滴斑纹均匀分布,要饱满,要有三维立体效果。

2、说到幻彩效果,油滴斑纹色彩呈现银色,如果带蓝光更好。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因为烧制银色油滴盏条件非常苛刻,全程需要还原气氛,如果还原过了,斑纹难显;如果还原不够,银色油滴上会出现脏物感。所以,上品银油滴需要银油滴比较干净,没有脏物感。

3、油滴斑纹要有很强的金属感,玻化好,镜面效果佳。当然不可否认,烧制过程是困难的,可是结果却是摄人心魂的美。

蔡炳盛华北油滴 盏壁

相关建盏资讯

返回顶部

微信号: jianzhan9090 (长按复制)
购买建盏
请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