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论什么才是精品兔毫
在建盏神奇的斑纹中,美美的兔毫盏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尤其是银兔毫,金属质感很强,抚之有较强浮凸感,在灯光下银光闪闪。
说到兔毫盏,可以先从宋徽宗的标准说起: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虽说兔毫盏产量较其它斑纹要高,可是要烧制出宋徽宗标准的兔毫盏可并非易事。若要解析宋徽宗这个标准的话,可以这么理解:“兔毫要“达”,兔毫疏密有致、边界清晰,具有层次感”。
▲吴兴乾月色银蓝毫 盏内
建盏釉属于铁系结晶釉。而结晶的物质(也就是斑纹)是铁的氧化物。而在铁的氧化物中有二价铁和三价铁。二价铁是强溶剂,容易融到釉中。可以这么说,二价铁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斑纹的色彩和形态。也就是因为有二价铁的存在使得结晶物质十分不稳定。
褐色斑纹比银色斑纹好烧?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构成褐色斑纹的物质是以三价铁为主,烧成前期需要还原气氛来控制斑纹形态,而后期可以转为氧化气氛来控制斑纹的色彩。
氧化气氛相比于还原气氛要好控制的多,所以褐色斑纹形态与色彩的控制较为稳定。
而银色斑纹烧成前期需要还原气氛来使得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而后期还需要继续还原,这里就产生问题了:此时如果还原不够,三价铁过高,斑纹就呈现灰色,而且斑纹表面也有脏物感;而如果还原过了,二价铁过高,斑纹就会变浅、甚至消失。所以这个度非常难以拿捏,使得烧制银色斑纹十分不稳定。
▲吴兴乾月色银蓝毫 细节
烧银色斑纹,除了色彩难以稳定,斑纹的形态、深浅、清晰度等等都是非常难以把握的。
如果形成斑纹的这个动态点恰巧被捕捉到,它的形态就能得以保存,但是烧制过程中的斑纹隐藏太深,变化太快,绝大多数银毫斑纹根本来不及捕捉就已消失无踪,就像它们从来就没有存在过。这么珍贵的银兔毫,在建盏市场上大受欢迎,值得入手。
兔毫建盏:因为胎中含铁量高大9%,在窑中高温时部分铁质溶入釉中,釉层中的气泡将铁质带到釉面,当烧到1300℃时,釉层流动把铁质拖带成条纹状,冷却时则从中析出一排排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绚丽的兔毫盏。受烧制的影响,兔毫形状既有长、短之分,粗、细之别,颜色还有金兔毫、银白色等,又有金兔毫、银兔毫、黄兔毫、灰兔毫、蓝兔毫等别称。
▲吴兴乾月色银蓝毫 盏壁
▲吴兴乾月色银蓝毫 盏底
▲吴兴乾月色银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