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是什么窑?古代八大窑口之一黑瓷代表
建窑是建阳古时烧制瓷器的窑厂,在建窑烧制的瓷器中,以建盏最为出名。历史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都曾对建盏极尽歌咏、推崇备至,留下了一段段历史佳话。
建盏产自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黑瓷的代表,享有“瓷坛明珠”的美誉。
▲孙福昆鹧鸪斑 展示
建阳是建盏的故乡,古为建宁府建阳县,建窑、建盏的“建”字就取自其中。走进建阳,漫步在商家林立的建盏文化街上,好像走进了建盏的世界。步入中国建窑建盏展示馆,各式各样的精美建盏琳琅满目,让人大饱眼福。
据相关史料记载,宋代之所以是建盏的鼎盛期,与斗茶之风盛行密不可分。所谓斗茶,就是比赛茶的优劣,先看汤色,再看汤花。当时,上起皇帝,下至百姓,无不钟爱斗茶。然而,由于南宋时期国势一蹶不振,斗茶之风逐渐衰落。自元代以后,人们的饮茶方式不断简单化,这使得斗茶、点茶逐渐失去主导地位。
▲孙福昆鹧鸪斑 盏内
据了解,宋人斗茶喜欢用白茶,以茶色白者为上品,而为了创造最佳的斗茶效果,不仅要茶品好,还要有适合的茶盏。“建盏为黑瓷茶盏,配上白色的茶汤,黑白对比鲜明,斗茶效果最佳;而且盏口面积大、盏身厚重,不但可以容纳更多汤花便于观赏,还利于茶汤保温。
建盏成为当时最佳的斗茶用具,上自宫廷皇室,下至布衣百姓,无不视其为珍品,文人墨客更是不惜用诗文大加赞美。“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宋诗鼻祖梅尧臣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一代文豪苏轼同样也有“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的赞叹。风雅皇帝宋徽宗对建盏更是偏爱有加,留下了“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等名篇佳作,建盏由此成为宫廷御用茶盏,风靡朝野,“身价”倍增。
▲孙福昆鹧鸪斑 盏壁
从建阳城区出发,驱车只需半个多小时便可到达千年古镇水吉镇。建窑遗址就坐落在水吉镇后井村旁,这片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的窑址,呈环状分布在芦花坪、牛皮仑、大路后门和营长乾(包括圆头坑)等处。
遗址中,一座长达135.6米的龙窑掩映于山林间,格外显眼。在它周围,烧制瓷器用的残碎匣钵俯拾即是,这是国内目前已知最长的古代龙窑。
2001年,建窑遗址成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福昆鹧鸪斑 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