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毫盏、油滴盏,什么样子的才是好的?

原标题:兔毫盏、油滴盏,什么样子的才是好的?

关于上品建盏,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需要去碰。文雅一点的说法就是,需要缘分!不过,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上品兔毫及油滴建盏需要满足的条件,以便缘分来了及时抓住,防止过后追悔莫及。

兔毫盏、油滴盏,什么样子的才是好的?

兔毫盏

上品兔毫盏标准

说到上品兔毫盏,可以先从宋徽宗的标准说起: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虽说兔毫盏产量较其它斑纹要高,可是要烧制出宋徽宗标准的兔毫盏可并非易事。

若要解析宋徽宗这个标准的话,可以这么理解:“兔毫要“达”,兔毫疏密有致、边界清晰,具有层次感”。

兔毫之形态有长短、粗细等之分,色泽有金、银等之别。我们应该清楚,如果烧制建盏,其析出过程越不稳定,那可以说这种结晶的越难烧制的。所以可以说银色系斑纹要比褐色系斑纹更加珍贵,如果银色带蓝光就更加难得了。

所以咱们最后总结一下上品兔毫需要满足的条件:“兔毫疏密有致、边界清晰、有三维立体效果、色彩银蓝为佳。同一只盏兔毫斑纹会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甚至不同地方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也可能斑纹有别样过渡,才会更有层次、立体感。”

兔毫盏、油滴盏,什么样子的才是好的?

描述兔毫盏诗词

下面所有诗词中所说的茶盏便是兔毫盏。当然描述兔毫盏的诗词还有很多很多,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苏东坡《送南屏谦师》:“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

杨万里:“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

宋人蔡襄《茶录》:“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又称:“凡欲点茶,先须熁盏,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兔毫坯厚,久热,用之适宜。”

兔毫盏、油滴盏,什么样子的才是好的?

油滴盏

“油滴”形容建盏的由来

目前最早用“油滴”形容建盏斑纹的记载应该为日本应永年间(1394~1427年)的《禅林小歌》了。当然,《满济准后日记》、《荫凉轩日录》等日本古籍也均有“油滴”的记录。而“油滴”一词并不见于我国宋、元、明、清文献中。由此也可以基本判断“油滴”一词来自日本,并非我国。

有的学者认为,“油滴”是宋代文献中所指的“鹧鸪斑”。所谓“油滴”,是指在乌黑的底釉上散布着无数具有金黄色或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斑点,故又有“金油滴”、“银油滴”之分。这种斑点多为圆形,大小不一,大者直径一般为三、四毫米,最大者达一厘米;小者仅一毫米,甚至细如针尖,形如沸腾的油滴散落而成,使人眼花缭乱。

兔毫盏、油滴盏,什么样子的才是好的?

上品油滴需要满足什么?

《君台观左右账记》里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这样的“定价”其实可以看出,油滴的烧成条件比兔毫更为苛刻。如果窑温控制不好:偏低, 难以形成点状斑纹;偏高, 斑点又容易流成条形。所以宋代油滴盏的传世品、出土品都很少,完整器更是鲜见。

如若总结下上品油滴需要满足的条件,咱们可以从以下3点来分析:

1、油滴斑纹大小不一,且清晰可见的为佳,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且饱满的为佳。简单说,可以观察油滴是否能保持卵状而不变形,盏内外油滴斑纹均匀分布,要饱满,要有三维立体效果。

2、说到幻彩效果,油滴斑纹色彩呈现银色,如果带蓝光更好。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因为烧制银色油滴盏条件非常苛刻,全程需要还原气氛,如果还原过了,斑纹难显;如果还原不够,银色油滴上会出现脏物感。所以,上品银油滴需要银油滴比较干净,没有脏物感。

3、油滴斑纹要有很强的金属感,玻化好,镜面效果佳。当然不可否认,烧制过程是困难的,可是结果却是摄人心魂的美。

兔毫盏、油滴盏,什么样子的才是好的?

了解这些之后,您便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其实,本篇文章并不是要求大家对每只建盏都“严格把关”。如果各项“指标”都符合上面所说的固然好,可是这样的极品需要看天意,可遇不可求。只要此盏没有你所接受不了缺陷,价格又符合自己预期,那就可以入手啦。如果要求每个小细节都满足上面所讲,要求处处完美,而且价格还要足够低,我相信你永远都会等,也永远都在纠结。我们看待建盏要有一颗包容之心,选盏选一只自己喜欢的固然重要,但是“挑刺”就不好了,对吧?

有问必答

建盏二公主欢迎原创投稿,共同宣传建盏文化

如需转载请联系建盏授权哈,珍惜劳动成果,从我做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建盏资讯

返回顶部

微信号: jianzhan9090 (长按复制)
购买建盏
请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