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原标题: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林灵月 林丽品——

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所有学过的技艺都不会白学,你可能会在哪个阶段能结合应用,或者也可能在哪一天就变成自己最大的特色!”这是林灵月与林丽品俩姐妹发出的感慨。

灵月、丽品这一对姐妹花,双双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殊荣,这在德化到目前为止还绝无仅有。她俩自小就对德化白瓷情有独钟,觉得艺术是一个广阔而包容的空间,不要局限于某一种题材、某一种表现技法。而德化白瓷就像一张白纸,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用雕刻、捏塑、彩绘等多种手法,创作各式各样、精致美观、与众不同的陶瓷作品。

她俩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研究……走着走着,渐渐各自形成自己的特点,走出了两条风格不同的路子。

一抹灵月之光,明莹闪烁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走进林灵月的“韵瓷轩”展厅,立刻被门口的《梅园鹿语》吸引住了,两件鹿头作品,极简洁,头上一对鹿角,遒劲的梅枝,枝上绽满雪白的梅花,一色白,衬上灰黑的底座与背景墙,白得摄人心魄,不由得让人想起陈忠实《白鹿原》遁失的原上灵物。

走近细细观赏,雌鹿口中横衔一枝玫瑰花,温婉,端庄,贤淑;雄鹿或许是刚送完玫瑰,春风得意,温情脉脉。让人惊叹的地方在鹿角上的梅花,小小的花瓣,含香的花蕊,一簇簇开得义无反顾,叫人感动。

往前走,不禁越发感叹于作品的精工细作,羽衣上的细细绒毛、龙身上的片片鳞甲,盛开的菊花那垂下来又往上翻卷的细长花瓣,牡丹花上的每一片花瓣仿佛刚刚绽放一样,那么生动自然,薄可透视……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心存梦想

作品《心存梦想》是一个身穿羽衣跳着孔雀舞的女子。女子身段婀娜,手指纤纤,舞姿翩翩,那长及曳地的羽衣,是由手工捏成片片轻薄飘逸的羽毛,再细细镶嵌连缀起来。作品既寓意了心存梦想的高远追求,也展现了林灵月“人间巧艺夺天工” 的蕙质兰心。

再看那《八仙过海》的龙鳞,有上千片吧,先一小片一小片的捏好修好,码放在盘子里,然后用竹签式的工具粘上泥浆贴到龙身上,一圈圈地贴,讲究布局,讲究章法,才能让龙鳞抖擞生风,有时一件作品的捏花手工要花去二十几天的功夫。

不简单的瓷雕,不简单的女子!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人生如意

林灵月曾随舅舅学做编织瓷,练就了一双巧手。后来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明良为师,学习传统人物雕塑;后来又跟随泉州工艺美术学院赖双安老师学习现代人物雕塑。

经过老师教诲和多年磨砺,林灵月的作品风格凸显,有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题材丰富,不仅有佛教造像、神话故事,还有人物塑像、瓷花摆件等,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审美喜好人群的需求。

同时,她的雕塑作品,皆选用德化优质白泥,手工捏制,造型旷达。她喜欢以瓷花作装饰,洁白晶莹,生动逼真。每一件作品都是工艺美与材质美的互相融合,层次丰富。身为女子,林灵月的作品女性特征明显,但又分明可以感觉出她并不是小女人,而是月亮一般光亮、皎洁、神采奕奕的女子。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文殊普贤菩萨

她总是能够在传统与现代风格之间自由转换,作品《八仙过海》,以中国神话传说为题材,不论是工艺技法,还是造型构思,都带有浓厚的传统韵味。而《静思》却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作了和谐的过渡,一片艺术化处理的荷叶倒扣着,荷边往外自然翻卷,高高耸起的荷叶上端坐着一位温婉恬静的江南仕女,正静静地观赏“蜻蜓立在荷花上,受用香风不肯飞”的初夏之景,又仿若是在睹物思人,相思之情溢于言表。简与繁的结合运用,让作品极富现代审美情趣。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静思

这件命名为《静思》的瓷雕作品,是林灵月在2017年第三届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时现场创作完成,以其扎实的工艺水平、独出机杼的艺术构思荣获全国陶瓷职业技能竞赛第二名,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林灵月的作品不仅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变换,也在雕刻与捏塑之间不断尝试各种新的艺术可能。在雕塑技艺的基础上,她融入了大量的手工捏塑技法,正是这些精巧的手工捏塑变成无比丰富的艺术语言,使作品更加细腻温婉,精美绝伦。

人如其名,艺如其名!林灵月的瓷雕作品,于浩气中见温婉,于旷达中可见细腻,于隽永中见含蓄,恰如一抹灵月之光,明莹闪烁,煜煜生辉。

丽品一线生姿,飞龙舞凤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丽品,是妹妹的名字。其实倒不如说是她手下诞生的作品的名字:丽质佳品。

林丽品与姐姐走的艺术之路,风格不一样,她学的是漆线雕工艺。漆线雕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工艺,也是中国漆艺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之一。林丽品从事了多年漆线雕创作,渐渐地,一个新颖、大胆的想法冒了出来,改漆线为瓷线!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白玉堂前一树梅

“好瓷何须釉为裳”,德化白瓷本质温润如玉,不需红釉蓝釉等色彩的加持,本就已经天生丽质,经典优雅。而“瓷线雕”便是将德化白瓷的材质美和捏塑的工艺美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林丽品大胆尝试,反复实践,创作出的作品工艺精细,匠心独具。

“我无须设置限量版,因为手作原本就个个是孤品!”曾有人好心建议林丽品做限量版,她这样回答。

白瓷线条细如面线,每一次创作,要一气呵成,一条线要做到流畅,手中的泥线就不得停下,因为停下或断线,重新拾起后,与前面的描绘衔接便不上了。气候变化与瓷土的干湿度关系很大,泥线与瓶体结合时要处理好趋同问题,太干了粘不住,太湿了也粘不住;还要考虑烧成问题,主坯体与线泥都在恰好的干温度结合下,成品率才会高一些。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年年有余

林丽品创作“瓷线雕”,主要关注瓷线本身的审美特质,给合传统捏塑与漆线雕手法,由心构图,采用“盘、结、绕、堆”四大技法,在高、矮圆瓶坯体上肆意发挥,用瓷线雕出各种精致浮凸的纹样、图形。

林丽品喜欢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元素为主要题材,以牡丹、梅花等中国名花装饰。尤其擅长以龙凤为创作主题。在创作过程中,她会依据彼时彼刻的心境进行创作,引一段泥线画龙绘凤。龙与凤的形象在她的巧手下逐渐丰满,它们在飞,在舞,形态各异,神韵翩然。

经过几年创作,她的瓷线雕技艺日臻成熟,也获得了业界的认可。作品《凤梅瓶》被福建省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收藏,《满堂富贵》在第十二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中获金奖,《凤穿牡丹》荣获2016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银奖。作品《凤梅图》是代表作之一,应用瓷线雕的装饰技法与德化传统的捏塑工艺,在瓷瓶上装饰出凤梅图案,立体生动,寓意美好,纯手工捏制的梅花与瓷线勾勒成型的凤凰,精巧别致,令人眼前一亮。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凤梅图

2018年全国陶瓷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中,林丽品现场创作的瓷线雕作品,因工艺精湛、设计精美、创意精巧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展示架上的两个杯子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是林丽品开发的新产品——高端龙凤个人杯,有“龙凤对杯”“凤凰合鸣”“双龙戏珠”三个组合,分别为情侣杯、姊妹杯和兄弟父子杯,可按需自选组合,表情达意。

▲龙腾盛世

手作是独一无二的,此生的恩情更是独一无二的。为做好一杯,林丽品准备了三年,杯子要讲究实用:一要考虑杯形与瓷线雕的结合,避开繁复,留有余地;二要考虑手感,手握一杯,可喝水喝茶,亦可品酒对饮,手感好,才不会轻易把杯子放下,而是轻抚杯上浮雕,轻轻摩挲,在细聊慢品中享受闲暇时光。

每一件瓷线雕作品在灯光映衬之下,祥云缭绕,龙凤翩跹,引人遐想万千。天道酬勤,多年的探索,林丽品独创瓷线雕技法,在德化琳琅满目的白瓷品类中,独出机杼,增添新的光彩。

德化当下的可能 | 林灵月 林丽品:姊妹双星巧手,妆扮白瓷异彩

▲富贵长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建盏资讯

返回顶部

微信号: jianzhan9090 (长按复制)
购买建盏
请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