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当下的可能 | 庄晓明:灵心胜造物,妙手夺天工
庄晓明——
灵心胜造物,妙手夺天工
多次见到庄晓明,她都是一袭古风的衣裙装束,飘逸雅致,散发出一种古典美,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的,温婉安静,与她瓷画艺术家的气质十分契合,很容易让人记住她。
庄晓明的家乡是德化县三班镇锦山村。三班镇自古以来就是德化具有悠久生产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陶瓷重镇,有着几千年的制瓷历史。庄晓明从小耳濡目染,喜欢上陶瓷艺术,初中毕业后就考入集美轻工业学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后又到景德镇陶瓷学院深造。
在学校里,庄晓明系统地学习了陶瓷创作的原理和技巧,包括雕塑、绘画,打模、配釉、烧成,甚至还有电脑美术等等。走出校门,庄晓明在厦门一家外贸公司多年从事出口工艺瓷的样品设计工作。
▲富贵叠来
直到2009年,庄晓明回到了德化,重拾画笔,从事瓷画创作。庄晓明热爱陶瓷事业,灵性十足,悟性很好。釉上釉下两种技法,她都兼顾;工笔写意,她也具足。
或许是女性的视角和思维使然,庄晓明的作品装饰感强,手法多样,刻画细腻,线条流畅,色彩丰富,处理得明快、清新,富有女性的柔和与清丽,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想象。同时,她在选用白瓷器型上也独具匠心,力求符合、再现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给予作品十足的韵律感。
▲富贵满堂
作品《富贵满堂》是她的一件力作,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外观设计专利。她大胆撞色,将明黄、墨绿、朱红、淡粉、鎏金集于一身,却搭配协调,形成既活跃鲜明,又安定冲和的各种画面色调。牡丹的雍容,蝴蝶的轻灵,画面十分富贵喜气,却堂皇而不俗。
▲硕果累累
又如作品《硕果累累》,她选取的是梅瓶造型,修长典雅,大部分留白,充分展现德化白瓷如脂似玉的独特魅力,仅在肩处环彩工笔绘上一株缀满果实的葡萄,藤蔓曼妙,果实饱满,一双喜鹊鸣唱枝头。作品构图空灵流动,富有韵律节奏的形式美。
她的每一件作品,笔触粗细之恰当,色泽深浅之均匀,形象创作之美妙,艺术程度之高深,可谓灵心胜造物,妙手夺天工,令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香远益清
但笔者也发现,在看似柔弱的外表之下,庄晓明其实还颇具男子的大气洒脱。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都是男儿性格,男儿气概,尤其少小时候更是整天和男孩子们一起爬墙上树。因而,再仔细观赏她的作品,其柔中藏刚、遒劲豪迈、圆中寓方的风韵气度不经意间就流露了出来。
作品《盛世龙鼎》可以说是这一风格的代表。在古朴厚重的三足鼎上,雕刻着传统的龙纹和牡丹,又采用隐画和鎏金的技术,展现祖国的繁荣昌盛。2017年7月,这件作品刚创作完成,便被策展人选中,入选当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展览现场
这几年来,庄晓明有数十件作品获得各种奖项,并被各大博物馆收藏。2019年4月,庄晓明应邀赴韩国参加“匠心同源—首届中韩当代工艺大师邀请展”,作品《仙逸》被韩国利川市市立博物馆永久收藏。
▲作品被 韩国利川市市立博物馆收藏
▲庄晓明向韩国国会议员介绍作品
庄晓明最喜欢的创作题材还是牡丹与荷花。牡丹是国花,雍容华贵,自不必说。荷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审美意象,“我喜欢它的亭亭玉立、不妖不娆,出淤泥而不染。”庄晓明说。
在庄晓明的笔下,荷常常以写意的面貌出现。那些荷花,在洁白如玉的瓷瓶上晕染出和宣纸上一样的浓淡变化,古朴萧散,意境悠远。
▲天鹅荷花
晓明反复告诉笔者,她创作的陶瓷艺术作品不仅求“工”更追求“艺”,不同的材质、技法、工艺等的运用都是为更好地为表达主题与内涵服务。
观赏庄晓明的作品,毫无矫揉做作之态。她的茶器小品,更是展现出其和谐、雅致、自然之美。每一幅画面均与茶器造型契合无二,精心设计。或山果,或苍松,或紫藤,或竹篁,或银杏,或鸟雀,其线与色,情与景,青与红,有时浑然一体,有时主宾互衬,看似不经意,却有着一种骨子里的闲雅逸致,令人倍觉情趣盎然。
▲沐夏办公杯
▲牡丹盖碗
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绘画书法须“各师其心,各异如面”,主张“不在蹊径而在笔墨”,强调画家必须重视自己的创作个性。无疑,庄晓明深谙其道,练笔炼心,不仅有画内功夫,还有画外功夫,长期不懈地读书充电,心存高远,厚积薄发,以臻此境。
▲花肥映雪红
▲紫气东来
▲云想衣裳花想容
▲芝兰玉树
来源:素绚空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