盏中宇宙——从建盏的创作中浅论陶瓷艺术的创新之路

原标题:盏中宇宙——从建盏的创作中浅论陶瓷艺术的创新之路

【摘要】陶瓷素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变、进步,传统制瓷技艺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而建窑建盏作为福建代表性陶瓷技艺之一,在八百年的岁月里经历了从鼎盛到没落、再由现代工艺复兴的过程,可谓一路“坎坷”。笔者从事建盏烧制创作多年,认为当代建窑建盏在传统技艺之上谋求创新之路,这是当代建窑建盏的活力所在。因此,本文将在当代陶瓷艺术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浅析当代建窑建盏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关键词】建窑建盏;陶瓷艺术;传承创新

建阳水吉,保存了宋代最大的建窑遗址,这里也是建窑建盏的发源地。这里曾经“百窑相连,窑工数千,窑火昼夜不熄”,笔者生于斯、长于斯,从小就被这里浓厚的建盏氛围所包围。从不知何物的漫山“黑碗”,到开始进行建盏的烧制创作,真正理解了建盏的魅力,笔者感觉建盏就像一方宇宙,囊括了许多神奇的变化。

传统建窑建盏以龙窑柴烧烧制,其气韵古朴、自然天成。随着当代建盏技艺的复兴,以及现代烧制工艺的变革,也赋予了当代建窑建盏与宋代建盏不同的艺术表现力。并且,因饮茶文化的不同,作为“专一”的茶器,当代建盏的器型、釉色审美也有着与宋代不同的审美取向。

在多年的浸染与烧制创作中,笔者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尝试创新,不仅突破了电窑烧制建盏釉面玻化的难题,也运用创新的烧制方法,创作出了带有曜变建盏特征的“彩金曜变盏”。

盏中宇宙——从建盏的创作中浅论陶瓷艺术的创新之路

中国陶瓷艺术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陶瓷艺术的发展变化经历了由陶瓷工艺美术到陶瓷艺术的转变。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给人们的艺术思维想象力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创设了一种良好的艺术空间,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艺术装饰形式。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陶瓷艺术展现了更多新的内容,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陶瓷艺术受到了外来思想与本土文化碰撞的影响,人们在感受外来文化对陶瓷艺术创作带来新鲜血脉的同时,也逐渐失去了一些判断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陶瓷艺术设计人员思考陶瓷艺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笔者从事建盏烧制创作多年,在当代多元化文化信息的影响下,在作品的设计、创作上也曾经出现过自身的迷茫,体现在对传统技艺的延伸和发展方向上、在器型与釉面的表现上,呈现了一种迷茫的状态。而在与同仁的交流中,笔者发现这并非个例。在当代发展下,如何实现个体的认识观与当代文化现状的统一、如何处理好主流思想和建盏设计创作思想的统一,成为我们建盏烧制创作设计者和创作者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当代建窑建盏艺术的发展需要紧跟时代主旋律,在作品艺术内涵和价值体现中要具有当代文化艺术的思想内涵与特征,一方面要对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进行体现,另一方面则需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展现建窑建盏艺术创作的独特思想内涵和思维,赋予建盏作品一定的内涵深度,实现建盏创作设计的自由化和规范化发展。

盏中宇宙——从建盏的创作中浅论陶瓷艺术的创新之路

在唐宋之前,中国瓷器文化的发展以及整体形象的展现是一种自然随意和轻松。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瓷器制作、设计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自然性质,旨在突出表现一种自然美。而唐宋之后的陶瓷技艺,则对瓷器的设计、装饰等艺术属性更为关注。在经历过“极尽华美”的器物审美之后,宋代的器物审美又回归于对自然、朴素之美的展示,精细的工艺力求在人为之美与自然之美寻找统一性。在造型设计和艺术表现的生动活泼里,用简单的釉色将人类的纯真和自然的美进行了结合。在文化审美上,在唐宋瓷器的设计亦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雅”的审美与文化追求,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融入到了陶瓷艺术设计中,其追求闲情雅致亦能将文房器玩与养生之道相融合,更注重的是使用者个人精神气质的涵养以及自我精神的提升。同时,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审美与“意境”也具有密切的关联。“意境”属于美学范畴,对中国文学以及中国书画艺术、雕刻艺术乃至陶瓷艺术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传承于中国传统文化与宋代陶瓷艺术审美,传统建窑建盏的造型、釉色审美也承载了中国传统陶瓷艺术“至善至美”的审美诉求,其造型设计在保障实用的基础上融入了意境美的特征,这也是中华传统工艺美术在历史变迁中不断演化、发展的审美内核。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的重点向来是注重内在的精神品质,将内在精神内涵和外在形态进行结合,构成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审美体系,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建窑建盏还是青瓷、白瓷、钧窑、青花等都是一致的。由此可见,无论何种陶瓷工艺形式,其作品的内外因素,彼此之间的作用是和谐统一的。因此可以说传承传统建窑建盏烧制技艺,其核心正在于釉色、造型等外形与文化内含的统一协调,当代建窑建盏的创新之路应在传承传统建盏文化、形式审美品质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精神,创作出具备时代精神的作品。

盏中宇宙——从建盏的创作中浅论陶瓷艺术的创新之路

作为一名当代建窑建盏创作者,笔者认为,在融入自身艺术诉求、探索时代创新之前,我们需要的是深入了解、传承传统建窑建盏的制作工艺和技巧。作为黑瓷代表之一,建窑建盏的文化传播,需要的是从业者和推广者对其传统文化审美有深入的理解,这是基础,否则所谓的创新与传播就如无根之萍,经不起推敲。而作为一名创作者,更要具备扎实的创作实践和经验。建盏釉色多变,不同釉面配比或窑炉氛围都会直接影响作品的最终呈现。

每一种工艺美术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传统技艺继承的基础上的,师法前人,感受前人创作特点的同时实现对传统陶瓷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建窑建盏烧制工艺的创新,与其他传统工艺亦有所不同,从泥、釉的配比,器型线条,窑炉氛围的控制都有着独特的工艺性。当下,现代烧窑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尝试机会与创作方法。而所谓创新,首先是对传统工艺的不足之处进行优化。以笔者烧制经验为例,传统建盏常常出现“涩口”的现象,笔者曾经通过反复尝试,烧制出口沿呈金色的建盏,这正是在传统建盏烧制工艺上的一种创新突破。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加强对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问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建窑建盏艺术的发展。建窑建盏艺术作品曾经在宋代的文化融合中大放异彩,又在当代茶文化的兴起中受到瞩目,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气息,具有经久不衰的特性。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代建窑建盏作品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当代建窑建盏艺术作品的发展应该在坚守传统技艺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然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更不是对传统烧制艺术的机械化模仿,而是需要我们作为当代建窑建盏传承者和创作者在不断的学习、研究、分析中,在充分吸收、借鉴传统技艺艺术精华的同时,在当代建窑建盏艺术创作中融入时代精神,对当代人文思考与审美体验进行表现。另外,在继承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将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和当今的时代精神品质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当代建窑建盏文化与的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训立. 当代陶瓷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 大舞台(5):97-99.

2】孙莉. 对当代建窑建盏的文化价值与思考[J]. 名家名作, 2016, 000(006):124-125.

3】江维. 陶瓷艺术的现代性转变[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8):295-295.

周运隆简介:

1973年生,师从非遗传承人孙福昆。现为中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电窑代表作为《盏中宇宙》,先后被南平市博物馆、福建省美术馆收藏。传统龙窑柴烧代表作为茶叶末,曾获第三届中国世界遗产工艺美术金狮奖建盏类金奖。

来源:东方收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相关建盏资讯

返回顶部

微信号: jianzhan9090 (长按复制)
购买建盏
请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