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烧建盏只是一个“噱头”吗?具体的柴烧工序如何?又有什么意义
建盏,作为黑瓷烧制技艺的顶峰,曾经宋徽宗赵佶钦定的御用茶器,在宋代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盏”。虽然经过八百年之久的断烧,但现在建盏还是重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而现在从事烧制建盏的匠人当中,根据不同的创作思想和风格,分出了不同的流派。古法“柴烧”便是其中之一。
探索柴烧
建窑位于福建建阳水吉镇,故烧制出来的茶器被称为建盏。以本地特有的高含量铁元素黏土,烧制风格独特的黒釉瓷而著称,建盏是为代表瓷器,为宋徽宗所喜爱。宋代斗茶文化风靡之际,建窑无数。
龙窑柴烧是对宋代建盏真正意义上的传承。虽然现在建阳当地从事烧制建盏的厂家众多,但真正沿用龙窑柴烧的工艺的厂家,却是屈指可数,只占了很小的比例。
龙窑通常建在山坡,半地穴式结构,由四个分部组成:窑头、窑身、窑尾和烟囱,投柴口和进出口都设置在两侧。整个窑体看起来像一条卧龙,所以名为“龙窑”。
现在的建阳水吉遗址处还能看到长长短短的龙窑,最长的龙窑曾经最多可容纳数万建盏,由此可见建盏在宋代的辉煌。
柴烧工序
选矿,选取都是建阳水吉当地的土料和矿石,铁元素含量高达7%-11%。
练泥,要经过粉碎、淘洗、压滤、陈腐这几个传统步骤。
拉坯,全手工,亲手感受陶土的温度和湿度。
上釉,反复试釉,尝试釉色的配比,把控釉层的厚度的精细。
装窑,层次叠放,控制匣钵间隔,控制烟火走向。
祭神,烧火之前祭拜窑神,保佑此窑顺利。
投柴,点火之后三五个日夜的烧制,全程根据烟的走向、跟窑内的温度、火焰的色彩变化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控制投柴频率和数量。投柴的速度和方式,天气状况和空气进流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窑内建盏的色泽呈现。
观火:把火标放在观火口上,便于观察燃烧程度。点火后,窑内温随时间逐渐升高,约10小时后可达1300度左右,在此期间需要有经验的匠人亲自看火,严密监控。
封窑,烧制之后,开始封窑。窑内还原气氛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会带就爱你站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窑关闭后期,等到窑温降至正常温度,大概需要五天时间。
出窑,等到窑内的温度冷却正常,才能把窑门打开。不然温度极速下降,很可能导致建盏炸裂。
柴烧是一种古老的烧制技术,建盏体表的色泽完全来自土、火、灰的交融,以此构成人工难以达成的美妙纹路。
宋韵建盏,专注建窑建盏文化传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盏或更多建盏相关的知识,欢迎评论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