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与茶为何如此密切?宋代点茶有哪些步骤?你爱茶还是更爱盏?
点茶法是宋代流行的饮茶方法,曾经风靡一时,这种喝茶的方式与现在的喝茶方式不同。前者主要是与把茶抹成末一起饮茶,而现在的冲泡方法是明朝才开始流向并传承下来的饮茶方式。
宋代作为历史上经济和文化鼎盛的一个时期,不只仅限于内部的繁盛,对外交流也不间断,非要拿来对比的话就像留学生到发达国家留学一样。
公元七世纪初,日本就有大量的僧侣访问宋朝,其中茶和建盏对日本人的精神生活影响巨大,并深深影响了日本各个阶级的文化生活。比如日本的茶室、书画、礼仪、插花、陶瓷,就如同中国文化的翻版,当然细品之下就会发现,模仿终究只是模仿,只得其形不得其意。
不过日本茶道算是一个例外,虽然也是从中国的点茶斗茶而来,但确实发展出了属于他们的不同。那么作为日本茶道的鼻祖,中国点茶的过程又是怎样呢?
准备好点茶时的茶具
大多数情况下,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茶臼、石质茶磨、茶筅,茶臼用于敲碎饼茶,茶筅用于击拂茶汤。其实器皿的准备看似简单,但对材质和质地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这将决定着茶人的孰胜孰负。
因此在开始点茶之前,如果用的不是新茶,茶人一般会将茶饼以沸汤渍之,刮去膏油,微火灸干,取一部分包在干净的纸砸碎过罗,当然了石质茶磨要做到不损茶色,茶罗则要罗面细密。
由于建盏的温度关乎茶能否稳定漂浮,因此点茶前的烘焙也非常重要。一瓯之茗,多不过二钱。这句话说的就是要根据适当的量,依次进行投茶、注汤、调膏,运筅等过程。
注水和运筅的方式可以决定茶面泡沫多少,这可是一个技术活,不仅需要技巧,还得多加练习。
第一汤:沿着盏壁而入,轻轻的搅动盏中茶膏,茶筅循序渐进过程中稍微施力;
第二汤:从茶面注水,从缓到急,用力击拂,直至细泡从茶面升起;
第三汤:多注水,遵循轻巧、匀速的原则进行击拂;
第四汤:少注水,慢速击拂。
第五汤:运筅速度稍放快,搅动要透彻;
第六汤:如果这个时候茶沫勃然而生,只要缓慢搅拌就行;
第七汤:茶汤稀稠调制适中,分出轻清重浊,无需继续击拂。
如此完成之后,一盏点茶就能够品饮了。
宋代点茶传达的是一种理念、思想境界、创新思维,并非是摆弄几个器皿,搞什么形式主义。点茶不仅是精神层面的享受,还是禅修的体现,在品茗中体验茶之味,在建盏中体验人生之味。
宋韵建盏,专注建窑建盏文化传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盏或更多建盏相关的知识,欢迎评论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