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怎么养出七彩光?养盏时需要注意什么?
建盏创烧于晚唐五代的时候,盛兴于两宋,建盏在宋代是皇室御用的茶具,相信大家都知道,用建盏泡的茶是非常的香醇浓厚的,而且建盏还有一大特点,这个特点使建盏十分的受欢迎,那就时把建盏养出七彩光?
建盏可以养,确实能增加玩盏的体验感,好比养紫砂壶、盘手串,在把玩的过程中感受器物的变化。养盏跟把玩其他的物件儿还有些不一样,很多物件儿只能玩出包浆和温润的味道,而养盏却能养出彩光,
只要正常用它饮茶就可以自然出彩,不需要其他动作。这点经古人和今人验证,屡试不爽。养彩是一个自然惬意,且带有惊喜的过程。
有朋友觉得,长时间不清洗可以让养彩的进程加快,所以选择一直不洗。外观上,有时确实会更快出彩,可是这样速成的彩,并不是健康自然的彩。长期不洗茶器,会产生茶垢,茶垢的成分和干燥后的茶水溶液是不同的。难溶解的茶垢附着在盏壁上,可能会滋生霉菌,也容易堵塞气孔,降低建盏的透气性,且会影响建盏釉色的呈现。
宋代美学的精神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建盏作为宋代茶器的王者,亦深刻体现这一审美取向。因此养盏出的彩,也应该自然和谐,为原始釉面增色,而不应将釉色遮掩模糊。对于本身就带有彩光的彩油滴、彩兔毫、曜变而言,及时清洗尤为重要。
对于养出七彩光,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釉面吸收了茶垢,表面形成一个折射面,进而反射出和之前不一样的光泽;另一个说法是茶汁和釉面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改变了釉面的分子结构,所以色泽发生了变化。
选用什么盏?
绝大多数兔毫以及少部分油滴是养不出来的,只有晶体表现活跃的釉色才可以。宋代建盏多为兔毫,当然宋人也没有养盏这个说法,选用建盏是因为当时流行点茶,茶沫呈白色,这样建盏的黑釉就能够凸显茶色。
我们现在追求养盏,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在相对可控的温度和氛围下,可以烧制出晶体表现活跃的油滴。也正因为晶体活跃,才使养出七彩成为可能,所以想要养出建盏的七彩光,一定得是晶体表现活跃的釉色的盏。
宋韵建盏,专注建窑建盏文化传承,欢迎各位盏友找老刘交流学习,宋韵建盏会继续传播建盏文化,道阻且长定将加倍努力!